信阳新闻网欢迎您!

【藏不住的“信阳小院”】古韵新生的“文化密码”

2025-04-10 10:13:01 来源:信阳日报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编者按

“信阳小院”不仅是一方院落,更是一张承载着乡愁与活力的文化名片。从茶香袅袅的待客之道,到邻里围坐的温情叙谈;从山野食材的舌尖至味,到非遗技艺的跨界焕新,“信阳小院”藏着信阳人的烟火记忆,也链接着新时代的青春脉动,以多元姿态讲述着传统与潮流的共生故事。即日起,信阳日报推出“藏不住的‘信阳小院’”系列报道,聚焦“信阳小院”的文化传承、社交密码、青春力量、舌尖至味、跨界之旅、振兴答卷等主题,带领读者透过小院之“小”,见证信阳乡村振兴发展之“大”。

信阳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涛 袁野

青砖黛瓦间,茶香氤氲;方寸院落里,非遗绽放。

清晨的光透过窗,在浉河区董家河镇“飞飞工作室”里投下斑驳的光影。小院主理人李飞飞正俯身在工作台前,手中的镊子灵巧地弯折着金线。指尖流转间,一幅《茶山春晓》掐丝珐琅彩画的轮廓渐渐清晰。“铜丝要像书法运笔一样有力度,每一道转折都是与历史的对话。”晨光洒在墙面上的一幅幅作品上,金线勾勒的茶芽仿佛在晨露中舒展。

小院不大,却可承载这位80后非遗传承人的梦想。李飞飞自幼对传统艺术有浓厚兴趣。大学期间,她跟着导师第一次接触到掐丝珐琅彩画,便被其绚丽的色彩、精湛的工艺吸引,从此踏上传承与发扬这门技艺的征程。

藏1.jpg

李飞飞教学生制作工艺品

工作室里,墙面上悬挂的《千里江山图》珐琅彩画旁,陈列着新设计的茶具饰品,将传统珐琅工艺与现代生活用品巧妙结合;美丽乡村题材的《幸福楼畈》,丝线间蕴含着生命张力。“我要让老手艺走进新生活。”李飞飞笑着向记者展示一款刚制作不久的《哪吒与敖丙》和正在制作中的巨幅彩画《魔家四将》。

美术室里,几名小朋友正在画画、涂色,李飞飞认真指导着他们。据李飞飞介绍,目前,来工作室学习的学员有数百名,年龄跨度从6岁到60岁,掐丝珐琅彩画正吸引着更多人的关注和学习。发现传统珐琅工艺受众多,李飞飞便设计一些供游客和小朋友们体验非遗文化魅力的小件,将复杂工艺拆解成画、掐丝、上色等几个简单步骤,游客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就能完成一件件小工艺品。

“我想把这门技艺传授给周边的村民,让他们通过巧手带来经济效益。”李飞飞告诉记者,小院虽充盈着艺术气息,但规模还不够大,她近期准备在楼畈村再打造一个全新的小院,让更多人熟知并爱上这门技艺,使其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藏2.jpg

周肖同茗小院外景

“信阳小院”的魔力,在于完成了非遗的“创造性转译”。清明假期,在位于浉河区谭家河乡土门村的“周肖同茗”小院,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肖珺景正在加班加点赶制信阳毛尖。不同于普通品茶者,肖珺景眼中的信阳毛尖,是这座小院成宿明亮的灯光和飘落在茶人发间的白毫,还有为茶树人工除草、松土的汗水。

在小院的茶坊内,肖珺景双手在铁锅中快速翻抖,嫩绿的茶芽随着祖传手法跳跃飞舞,茶香混着晨雾在院子里弥漫。“机器能提效,但手掌的温度才是信阳毛尖‘隐形的工艺密码’。”肖珺景向前来体验炒茶的游客讲解时,架在一旁的手机正在进行直播,屏幕上不断跳出网友的点赞和订单提醒。

肖珺景出身制茶世家,其外祖父周祖宏是周氏炒茶家庭第四代传人,凭借一手炒茶手艺在2018年被确定为“信阳毛尖制作技艺非遗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其父母也都是制茶高手。传承祖辈制茶技艺,加之新理念,肖珺景打造“周肖同茗”小院,致敬祖辈,也致敬大自然对信阳的馈赠。

近年来,肖珺景创新长辈们参加炒茶比赛、参加茶评比等宣传信阳毛尖的方式,依托小院古朴典雅与茶山云雾缭绕的环境,以录短视频的方式进入公众视野,也让信阳毛尖焕发了新生。每逢采茶季,小院吸引着八方来客,有来打卡拍照的,有来体验炒茶过程的。“非遗保护不能止于博物馆式的保存,而要在创新中延续其生命力。”肖珺景说,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要让信阳茶农故事流传起来,让信阳毛尖走向更远的地方。

既守着千年文脉,又迎着时代朝阳。从李飞飞的掐丝珐琅彩画到肖珺景的直播炒茶,创新看似微小,却让古老文化真正走进了现代生活。如今在信阳,散落在茶山之间的文化小院,恰如星星之火,照亮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编辑:郑琦
  • 报晓风
  • 信阳日报微信信阳日报微信
  • 掌上信阳微信
  •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回到顶部

工信部备案:豫ICP备09044067号

河南省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01201517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910522

豫公网安备:41159002000089号

河南省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受理和处置管理办法

信阳网络辟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