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时评】用好党建“绣花针” 织就善治新图景——我市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系列评论之一
欢迎订阅《信阳手机报》移动用户发送短信 XYSJB 到10658300即可开通 3元/月 不收GPRS流量费
王凌云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固本培元,重在基层。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署,积极落实河南省委以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的工作要求,以“王”字型架构重塑组织体系、以数字化改革倒逼能力升级、以系统化考评激发内生动力,努力建设全省基层治理创新高地,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注入了鲜活注脚。
四梁八柱稳,基层治理顺。基层治理的效能,取决于组织体系的科学性与执行力。近年来,我市创新构建“王”字型治理架构,纵向贯通县、乡、村三级责任链,横向织密部门协同网,构建了纵横相通的“责任闭环”,让每名干部“肩上有责、脚下有路”。
让顶线统筹,以中线执行,保底线落实。我市“王”字型治理架构既有效避免“九龙治水”,又防止“上热中温下冷”,让治理责任穿透服务基层的“最后一米”。
党建犹如一根针,一针一线“穿引着”治理效能,一针一线“穿引着”促发展、惠民生。一些成效逐渐凸显——在县区“顶线”,商城县红色小镇项目建设指挥部由县委常委挂帅,统筹人大、政协及职能部门力量,实现合力助推旅游综合体建设“零梗阻”。在乡镇“中线”,全市通过“减县增乡”改革,8890名干部下沉到乡镇,平桥区五里店街道将A2驾驶证专技人才下沉人员编入消防应急专班,通过人尽其才、才有其用,破解“专业人做专业事”难题。在村级“底线”,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息县划分1.81万个网格,配备8.86万名“一长三员”,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
数字化改革驱动,可谓推动新时代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必不可少的“顶针”。面对群众需求多元化、矛盾化解复杂化挑战,我市强化“党建+网格化”治理模式,以“H”型基层治理数字平台为核心抓手赋能基层治理,联动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与职能单位构筑纵横联通的数治平台,实现了“基层吹哨部门报到”,大大提高了群众办事效率和政务服务时效,倒逼基层治理从“经验决策”转向“问题导向”,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
从“王”字型架构的体系创新,到数字平台的智慧赋能,我市正以大抓基层为突破口,推动基层治理实现从“物理整合”到“化学反应”的跃升。
针飞线舞,纲举目张。面对治理新课题,唯有以党建强引领、聚人才、统资源,以变应变、顺势而为,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一切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出发点,把基层治理的小事,落实为干部履职的大事,才能把基层的事做实,把群众的事办好。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党建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楼畈飘出“幸福味儿”
报晓风
信阳日报微信
掌上信阳微信
信阳日报新浪微博
信阳日报腾讯微博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信阳新闻网立场。